在日常生活中,商場、酒店、景區、醫院等公共場所的衛生間標識問題,正逐漸成為大眾關注的焦點。許多人在使用公共衛生間時,常常被那些晦澀難懂的標識搞得一頭霧水,尤其是老人和小孩,更是難以理解。有些標識沒有中文,有些則只有抽象圖案,讓人摸不著頭腦。
網友們紛紛在社交媒體上吐槽:公共衛生間的性別標識,怎么越來越讓人看不懂了?
在網友分享的帖子中,公共衛生間標識的混亂情況令人咋舌。有的標識是幾何圖形的組合,比如向上或向下的三角形、水滴、斜線等;有的則是藝術圖案,如京劇臉譜、敦煌壁畫、動物剪影等。除了性別指引標識不清,一些景區、商場的衛生間標識還存在全英文標識,甚至位置隱蔽難以發現的問題。
“別說老年人了,我一個年輕人有時候都認不出來,有幾次都不敢進去。”“直接用‘男’‘女’兩個字就這么難嗎?”“有些設計已經偏離初衷了,標識本是為了方便大眾,而不是制造麻煩。”不少網友對此表達了不滿。
然而,也有部分網友認為,圖形化標識有其獨特優勢,設計者追求創意和美學表達的想法值得肯定,但在此基礎上,更應考慮大眾的實際需求。
那么,公共衛生間標識是否有統一標準呢?是否需要進行統一規范以方便管理?
實際上,公共衛生間標識屬于公共信息標志,我國有相關的推薦性標準,但并未強制執行。根據《標志用公共信息圖形符號第一部分:通用符號》,公共衛生間圖形符號為穿西服的男士與穿裙子的女士,顏色只能使用黑色、藍色、棕色等。標識牌必須固定在門旁,而不能貼在門上,以免門開關時影響使用者的視線。
2016年,《城市公共廁所設計標準》發布,但該標準并未對公共衛生間標識提出具體要求。不過,一些城市已經開始對公共衛生間標識進行統一規范。例如,北京、江蘇南京、河北石家莊、廣東廣州等地,有的規定公共衛生間標識統一為黑底色的“男Men,女Women”,男性圖樣采用藍色,女性圖樣采用粉紅色;有的則要求男女衛生間分別用一男一女的人物形象圖,并附上文字說明。
廈門大學新聞傳播學院教授鄒振東指出,公共衛生間標識雖是小事,卻關乎人們的日常生活。他建議,相關部門可以出臺公共衛生間標識的“負面清單”,明確哪些標識不能出現,既為標識設置限定底線,也為創意設計留出足夠空間。
拓展:
機場、高鐵站、酒店、寫字樓、商場等公共場所衛生間的馬桶是共用的,不同用戶輪流使用,極易造成交叉感染。
為了保障顧客的衛生安全,建議公共場所運營者及時給公共衛生間安裝配套衛生防護設備---衛鷹產品(衛鷹自動換套馬桶蓋或衛鷹商用智能換套馬桶)。
衛鷹商用智能換套馬桶
衛鷹產品,支持自動更換馬桶座圈薄膜,一人一墊,杜絕交叉傳染,解決公共馬桶衛生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