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逛商場時你會發現,蹲廁的身影越來越難覓,取而代之的是座便器。那么,這是為什么呢?難道是因為馬桶更衛生?
大部分用戶對商城的共用馬桶其實是有排斥心理的。商場里的洗手間畢竟是公共場所,里面的座便器可能與無數的臀部進行過“親密接觸”,不大可能做到“一人一擦”,顯得非常不衛生。
根據一項調查,在“去公廁你選蹲廁還是馬桶?”時,選擇蹲廁的人占比壓倒性的多數。
尤其是對于女性消費者來說,這個問題顯得更加突出。男性洗手間一般都會有小便池,能夠實現大小便分流,并且女性上廁所的平均時長要大于男性。因此女性吐槽商場洗手間的帖子尤其多。
馬桶和蹲廁,哪個更衛生?
公共洗手間中的座廁,究竟能不能使用,會不會染上傳染病,它又究竟有多臟呢?
首先,無論是座廁還是蹲廁,正常營業的商場洗手間肯定是可以放心使用的。我國在2019年出臺了《公共場所衛生管理規范》(GB 37487-2019),對于公共洗手間的消毒、衛生打掃乃至清掃工具都做出了明確的規定。所以商場的洗手間維護通常比較到位,保潔人員會定期清潔和消毒,以確保衛生條件符合標準。
事實上,國內外有很多研究都對座廁和蹲廁進行過對比調查。結果可能出乎意料:公共洗手間中的座廁其實可能要比蹲廁更干凈!
2011年,伊朗的一個研究團隊對當地的40個廁所(20個座廁和20個蹲廁)進行了長達一年的研究。盡管兩種馬桶上存在的微生物類型沒有區別,但結果顯示在蹲廁的器具表面上呈現出了更多數量的致病菌。
其實這樣的結果很好理解,無論是哪種排便方式,在沖水的時候都會產生飛濺物和氣溶膠,這些微小的顆粒會攜帶著細菌。不過現在市面上的馬桶都是虹吸式結構,內部有S型管道,大部分氣溶膠顆粒會被有效限制在一定范圍內。并且由于人體距離水面的距離比較遠,進一步限制了氣溶膠的擴散。如果沖水時把馬桶蓋蓋上,還能使病菌的傳播進一步被限制。
蹲廁就不一樣了。人在處于蹲姿時,鼻子和嘴的高度比較低,更接近排水管和下水道,所以吸入飛濺物和氣溶膠的概率更大。并且蹲坑沒有蓋子,當沖水時,飛濺的水珠和氣溶膠會充分擴散到空氣之中,所以會更增加接觸病原體的機會。
根據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和世界衛生組織2019年的聯合報告,全球至少還有6.73億人在戶外排便,而蹲坑式的半開放式環境,也會增加感染病毒的風險。
很多人抵觸座廁,還有一個原因就是畢竟座廁時臀部會接觸到馬桶圈,誰知道會不會因此接觸到皮膚病或者性病。
對于像梅毒和艾滋病等性病來說,主要的傳播手段是性生活、母嬰、血液三種途徑;淋病則是由淋球菌傳播的疾病。這些導致疾病的細菌或者病毒,一旦脫落了人體的環境很難存活,通過坐馬桶傳播的概率微乎其微。
至于像痢疾桿菌、大腸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糞鏈球菌、白色念珠菌、衣原體、支原體等常見的病原體,確實是公共洗手間的“??汀?。但大部分疾病的感染都需要人體生殖或者泌尿器官接觸到劑量足夠大的病原體。而馬桶圈冰冷而堅硬的表面,其實并不適合致病菌生存。更不用說清潔人員每隔幾個小時就消毒一次,更抑制了馬桶圈上的微生物生長。
所以商場中的馬桶,完全可以放心使用,它不會增加你在公共場合中的患病風險。
馬桶可以照顧到特殊群體
馬桶可以更加照顧行動不便的老幼病殘群體,以及有心腦血管疾病的患者。蹲姿如果時間過長,很容易使血液聚集在下體,導致腦部供血不足,引起頭昏、眼花、耳鳴等情況,而馬桶就不會出現這種情況了。所以從安全性上考慮,商場也更傾向安裝馬桶。
怎么讓公眾打消對馬桶的顧慮?
其實很多人對于公共洗手間馬桶的顧慮,還是來自心理因素,也就是“道理我都懂,我還是做不到”。那么我們也可以通過如廁時用濕巾擦一擦馬桶圈;便后把馬桶蓋蓋上沖水;充分洗干凈手等方式,盡量減少使用公共洗手間帶來的隱患。
不過,真正的貼心的運營者不該把問題丟給消費者來處理。如果想要在衛生間安裝馬桶,那么可以直接安裝能夠杜絕交叉感染的衛鷹商用智能馬桶。希望降低運營成本的也可以直接給普通馬桶安裝上一個衛鷹自動換套馬桶蓋(又稱衛潔墊)。
衛鷹產品支持自動更換馬桶座圈薄膜,真正做到一人一墊,讓用戶放心如廁!
小拓展:
廈門衛鷹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07年,是一家專業專注于研發、生產、銷售商用智能馬桶(蓋)的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其自有知識產權產品——衛鷹智能衛潔墊、智能換套馬桶,以自動更換馬桶座圈薄膜,一人一墊,杜絕交叉感染。全新概念的衛生設施設備,更是解決公共馬桶衛生問題的人性化智能產品,適用于辦公寫字樓、餐飲、娛樂休閑、酒店賓館、醫院、商場、美容、會所、機場、會展、高鐵動車等公共場所?!?/p>